民国教育部1929年在上海举办的“届全国美展”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主办的全国性艺术作品展览。王静远教授的《总理半身像》、《美国人半身像》、《悲怆女人》和《狗》4件雕塑作品参加了展览,当时近10万观众参观了展览,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1930年艺专师生共220件作品赴日本东京府美术馆参加“中华民国国立西湖艺术院展览”,这是我国在国外举办美术作品展销。1934年,刘开渠及学生的数十件雕塑作品在杭州举行了展览,成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举办的专题性雕塑展。在1937年举办的“中华全国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览”(南京国立美术陈列馆)和1942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美展”(重庆)上,艺专师生都有数十件雕塑作品参展,据了解,后来很多人学习雕塑也是因这些展览起到的作用。
当年艺专这些二十几岁的青年艺术家积极地投身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以实践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理想。艺专建校之初所倡导的“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是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现代美术的梦想。任教务长林文铮先生曾给艺专做过精辟定义:“艺院诸君子素来主张沟通东西艺术创造新艺术的,那么艺院就是绝好的试验场”,为此他还提出了学理应与技术并重,应特别注重图书、石膏模型教具,画图班应同时研究西洋基础美学、美术史、神话史,图画、雕刻、图案各科均应采纳启发式的教授法等多方面要求。他认为艺专要有艺术理论课程来弥补国内艺术教育的空缺,“艺院既为全国艺术学府,对于中外艺术图书尤宜特别搜罗以备学子之参考与研究”。由此可见“艺院之目的不在养成艺匠而在养成精通古今中外之艺术学理兼擅长于创作的艺术家……”所有这些学术主张和艺术思想都对艺专之后的学术走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纵观雕塑系的学术脉络亦有同样特征。
自艺院创立之始雕塑系先后有李金发、王静远、王子云、刘开渠、王临乙、陈芝秀、萧传玖、周轻鼎、曾竹韶、程曼叔、柳亚藩等一大批雕塑家任教,他们是我国代留学归来的雕塑家和雕塑教育先驱,他们在学术上独树一帜且硕果非凡,他们作品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同舟共事。艺专倡导的“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学术理想在雕塑系得到了极好的体现,这种多元、自由、具有现代性的学术氛围,这种敢于直面社会现实的求真精神,这种能够保持自我警觉、远离喧嚣的傲骨和气节已成为雕塑系鲜明的精神特质流淌在一代代学子的血液之中。
海荣雕塑艺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四川雕塑厂家|四川砂岩雕塑厂|成都雕塑 /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